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孟津 > 自然地理 >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据矿产部门提供的资料,全县已勘测探明储量的矿产主要有原煤、紫砂岩、砂岩、沙、粘土等5种。

【原煤】主要分布在横水、麻屯等镇,20032004年,义马煤业集团公司和国家l29勘探队在横水境内勘探,预测其总储量6.5亿吨左右。200412月份义煤集团在元庄村南进行开采,设计规模为年产量150万吨,已基本具备生产条件。

【紫砂岩】主要分布于小浪底镇西部,总储量约1 .5亿吨,科技人员已进行过初步开发,品质较好,可用于制做墙面砖和普通陶瓷器具。

【建筑用砂岩】主要分布在白鹤、小浪底2个镇,储量丰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主要用此建设。周围县市公路、边坡、护沟均用此建筑。黄河岸边分布大量卵石,或用于直接建筑和建材原料,或用于奇石欣赏,声名远扬。

【建筑用沙】主要分布于黄河南岸边范围内,由黄河水长期冲涮作用从上游携带而来,广泛用于周边的工程建筑。

【砖瓦用粘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质量上乘,主要用于建筑用砖瓦烧制,近年出于耕地保护,已停止开发。

旅游资源

孟津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邙山陵墓群、东汉光武帝原陵、王铎故居拟山园、王铎书法馆、龙马负图寺、汉魏洛阳故城、金龙寺、唐白云观、东汉石象、李密饮酒台、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黄鹿山风景区、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等。西霞院水库景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动植物资源

孟津地处丘陵地区,地形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种类较多。

【动物】黄河湿地有动物724种,其中鸟类175种,兽类22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7种,昆虫437种,鱼类6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鸨、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白头鹤、白鹤、玉带海雕、白尾海雕、丹顶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灰鹤、白琵鹭等31种。

【植物】全县树木种类繁多。截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县有树种119个,隶属48科。近年来又引进很多新树种和优良品种,但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有泡桐、杨、柳、中国槐、刺槐等用材树种和梨、苹果、桃、李、杏等果木树种以及杜仲、银杏、花椒等特用经济树种。其余多是野生自然分布和庭院绿化观赏树种。

土地资源

【土壤种类】孟津县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土壤分2个土类,6个亚类,17个土属,50个土种,其中褐土占93%,为全县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土壤。潮土类占7%,分布在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

【土地资源】根据二次调查结果2010年底变更数据显示,孟津县行政辖区总面积73443.7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8471.6公顷(含可调整地块1100公顷),占50.89%,基本农田34036.34公顷,人均耕地1.21亩;林地4026.61公顷,5.49%;园地1086.74公顶,占1.48%;居民点、工矿用地11756.07公顷,占16.01%;交通运输用地2418.34公顷,占3.30%;水利设施用地6744.26公顷,占9.19%;其他土地3643.39公顷,占4.96%

【土地利用】全县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呈多元性。其中耕地占绝对优势,说明孟津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区。园地面积分布不均且比重较小。受地貌及自然条件制约,林地分布也不均匀。此外,未利用土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也较大。

土地利用率高,后备土地资源较为缺乏。全县1949年人均耕地2.73亩,1984年降为1.53亩。耕地下降13.4%,人口上升54.11%,人均耕地下降44%。2004年人均耕地不足1.3亩。虽然开垦荒地,废宅基地复耕,却不能补偿耕地之减少。乡镇之间,地域不同人均耕地多少不一。最多为1.61亩,最少为0.71亩。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一部分耕地不可避免被占用或改作他用,而可耕地后备土地资源缺乏,可开发的耕地十分有限。

   

孟津地处丘陵区,水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匀,地下水埋较深。近年来,地下水位又普遍下降。多在80250之间,开采难度大,代价高。全县资源总量为416024万吨,其中黄河一级阶地区为43130万吨,洛河阶地区为11473万吨,黄土台塬区为361421万吨。总储量为年平均补给量的54倍。地表水10062万方,过境水为7685万方。水资源可利用量丰水年15733.6万方,中旱年14227.0万方。全县农业人均占有水资源仅574方,亩均水资源341方,低于全国、省、市水平。黄河、洛河阶地较多水资源很难调到中西部黄土丘陵区和基岩浅山区使用。除黄河、中州两条大渠外,全县配套完好机井1697眼。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随着黄河小浪底工程南岸引水工程和西霞院工程建成,孟津水资源紧张趋势已有所缓解。特别是小浪底孟西灌区设计面积9.66万亩。向九泉水库充水调节,为孟津县城日供水3.37万方。其节水型生态农业灌区自流灌区向金水河水库、印山渠供水,恢复、改善灌区面积9.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