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世界之窗来讲无疑是一种严峻挑战,全球主题公园普遍存在的那条正态分布的“抛物线”正在隐隐约约出现在世界之窗的天空上。

世界之窗并没有像其他同类景区那样“坐以待毙”。可以说,能做到30年来的稳健发展,背后是世界之窗顽强的信念和积极正面应对挑战的成功策略,它给了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其一,远离“生长抛物线”必须长期坚持以创新高质求稳健向上发展。

深圳世界之窗开业后的若干年内,国内冒出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主题公园,但其中约70%在几年内就都遭遇 “生长抛物线”的拖拽导致失败,这就是,当景区发展快速上升到一个高度后,发展动能快速退化,导致无力继续上升,紧接着出现规律性下滑,最后可能归于起点,销声匿迹。

除了上述70%的主题公园遭遇“生长抛物线”危局外,还有20%一直在盈亏的微妙平衡点附近徘徊,只有大约10%能够做到稳健盈利,深圳世界之窗就是这10%中的佼佼者,它致胜的法宝就是牢记自己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始终把“创新至上”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城市精神、品牌形象和文化基因注入新产品开发和景区更新改造,长期坚持以创新高质求稳健向上发展。

世界之窗有很多微缩景观,但这些固定景点很难更新,很难长期扮演主角,后来已经成为整个景区的背景资源,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正是那些动态的、可以不断创新的大型活动,如大型广场艺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演出、国际节庆活动、大量导入高科技的沉浸式体验活动等等。正是这些不断推出的创新性、高品质的活动和内容,让世界之窗常年保持对市场的新鲜感、新潮性、独特价值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也让市场能够心甘情愿地长期跟进其创新性和高质量的发展,稳定地保持对它的关注度和忠诚度。

其二,要以全球开放视野鼎力做好一个以“世界文化”为主题的景区。

深圳世界之窗的主题是“世界文化”,当然要有高度的全球开放视野,即便在中国对外开放已经十分深入的当今时代,世界之窗仍然可以秉持深度开放姿态,以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方式吸引来自国内国际的大量游客。

世界之窗承办过2002年央视春晚、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等多场大型晚会和活动,成功协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已被政府和各大媒体公认为举办活动和晚会的最佳场所之一。近年来,景区坚持“走出去、带进来”的市场攻坚思路,充分挖掘商业合作需求,成功合作盐田国际、富士康、比亚迪、哪吒汽车、金融协会、深圳市总工会等政企,实现了大尺度、开放式运营。大型主题晚会《凤舞东方》代表国家文化部、省厅市政府多次出访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为国家以及深圳赢得了荣誉。

把世界各国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与中国节庆成功嫁接,是世界之窗的一大创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每一个旺季都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开业至今已形成闪光迎新季、世界国潮风、国际啤酒节、国际街头艺术节、世界奇妙夜等涵盖全年春夏秋冬四季节庆产品矩阵及“WoW”系列节庆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今年世界之窗迎来开业30周年庆典,景区决心顺应游客不断提升的旅游需求,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为中外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世界如您所愿”30周年系列活动,实现“世界因您更精彩”的美好愿景。

未来世界之窗将继续秉持“弘扬世界文化”的企业使命,打造成为更加开放的、集文化传播、休闲娱乐、商业消费、亲子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及休闲娱乐消费平台,完成高标准景区建设及品牌迭代升级,让中外游客跨越时空距离,体验文化延续、形式多样的世界之窗,进一步提升其作为中国文化主题公园第一品牌的形象。

其三,以文化和科技为导引,让景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多年来深圳世界之窗之所以能让市场和游客始终保持对它的高认知度、高美誉度、高忠诚度和高传播度,能让很多人反复多次前来,创造出很高的“重游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导入新的文化要素和科技创新要素,以此为引领,让文化主题和科技手段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园,渗透全程,推动景区的一系列项目和活动不断纵深拓展,让游客不断感受到文化型、科技型游乐活动给他们的视觉和其他感觉造成的强烈冲击和体验,这些正是消费“口味”在日益提升的游客们所真正需要的。

例如,世界之窗开创了以文化主题和科技手段包装参与性娱乐项目的发展途径,相继推出暹罗小飞象、空中花园、激流大峡谷、马丘比丘迷城、重返侏罗纪、极速富士山、飞跃美利坚等20余个动感娱乐项目。2020年,景区推出首部实景裸眼3D Mapping秀《奇幻欧洲》,以声、光、影全方位互动演绎,倾情呈现沉浸式穿越时空体验。2022年,全新升级《烟花之舞》,融合五大洲特色文化,让游客在声与光全景交融的氛围中,沉浸体验“穿越满天烟花,与你同游世界”的无尽浪漫,已成为景区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世界之窗已由单纯静态观赏型向动态参与、观赏娱乐、文化体验综合型转变。

世界之窗开创了国内主题公园大型广场艺术演出的先河,景区艺术演出形成了以广场晚会为核心,以恺撒宫晚会为繁枝,以景点演出为茂叶的完整表演体系,使不同层面的游客都可得到世界文化艺术的精神享受。开业至今先后推出四大系列、10部大型演艺作品,包括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系列作品《创世纪》《跨世纪》《盛世纪》、中外名著系列舞剧作品《千古风流》《天地浪漫》、大型当代都市系列作品《欢乐无极》《一路阳光》、大型主题晚会系列作品《梦之旅》《世界在这里相聚》《凤舞东方》等。

其四,始终保持各项运营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深圳世界之窗尽管有央企背景,但它同样是企业,同样要积极正面参与市场竞争。在30年的发展中,它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到了稳居全国旅游文化企业最前列,以优秀的经营业绩成为业界的领跑者。经过30年的漫长发展考验,现在可以明确地说,世界之窗在商业模式上、在综合运营上、在企业盈利上都是十分成功的。

其五,坚持央企宗旨,最大限度发挥景区兼备的社会公共价值。

深圳世界之窗一直很清楚,它们不是一般的旅游企业,而是有着央企背景的企业,在推进商业运营的同时,必须同时明白,这样一个常年聚集大量游客的地方,这样一个大量输出社会文化和消费价值的地方,它事实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主题公园固有业态的约定范畴,它必然有着无法推脱的社会责任,有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和推进社会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有着让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使命。

深圳世界之窗之所以能够30年来保持稳健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和它长期以来良好的国际国内社会形象、公众认知和公共利益输出有着密切关系。面对未来新的竞争和挑战,世界之窗坚定认定继续以央企责任为担当,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大力弘扬正气、积极传播中国和世界美好文化、让人人都感受人间美好生活的正能量文旅空间,继续让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之窗公共价值品牌发光发热,给社会、给国家、给世界做出更多正能量、公益性的贡献。

当然,30年的深圳世界之窗在以往的发展中也曾经出现过若干低潮式的阶段,社会上也曾出现过若干贬损它的声音,他们对此很清楚,然而他们没有去反驳什么,因为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去认真克服那些困难,去用心化解那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游客、为市场做好服务。从30周年此刻的发展态势看,世界之窗可以说是坚持下来了,那些困难也都挺过去了。

面对未来,深圳世界之窗仍然面临一系列重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仍然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同行的竞争和发展的诸多挑战。我已清晰地看到世界之窗的从容镇定,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应对的准备,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而面容上都挂着温暖的微笑,这也许就是一种旅游职业的必然诉求和自然表现吧。

我在上面谈到深圳世界之窗30年来成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当前国内相对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华侨城的另外一大主营业务——房地产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作为上市公司的华侨城A的业绩状况也面临一些股民的质疑。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房地产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这里面有显著的外因,也有深刻的内因,大家有一些质疑甚至不满都是正常的。

我想大家看过这篇文章后,应该能了解到深圳世界之窗成功发展背后央企华侨城的潜力、坚持和担当。我常常想,华侨城两大主营业务,旅游业务现在的发展形势很好,尤其是像深圳世界之窗这样的景区,给华侨城的运营增色很多,也能够给市场很强的信心支撑。而房地产业务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可能还得过一段相对艰苦的日子。但是,华侨城也在认真思考,如何把旅游业务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内部改革和策略,有效传导到房地产业务中去?一个企业无法改变国内外大形势,但是,可以主动从自身内部的改革和策略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尽量改善和优化现有的主营业务特别是房地产业务的运营现状,这些都是可以谋划的,也是可以操作的。

我们应该对拥有深圳世界之窗这样成功经营案例的华侨城保持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应该相信华侨城能够真诚地接受广大股民以及全社会的监督和鼓励,团结一心、坚毅不拔地克服当前房地产业务中的那些困难,渡过目前中国房地产的艰难岁月,迎来华侨城再一次的稳健增长、创新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祝愿深圳世界之窗以及华侨城旅游业务再创佳绩,期待华侨城房地产业务能够早日走出困局,重现稳健发展态势。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凡未注明“原创”等字样的均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3.如千辛万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处,请理解并联系我们。

4.本文来源于宋丁视点,本公众号发布此文出于传播消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